贸易便利化离我们有多远?
贸易便利化是指通过简化程序、增强透明、统一标准、完善规范、减少限制等一系列的措施,降低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货物、服务的自由流动。简而言之,贸易便利化就是对国际贸易制度和手续的简化与协调。
贸易便利化目标是设计具有逻辑一致性、透明性和可预见性的国际经济交往环境,包括建立国际公认的海关程序、协调一致的贸易和运输法规等,以求加快货物和信息跨越边界流动。
每一个人都是非常矛盾,期盼利好政策给企业带来便利,同时又担心政策波动造成的操作不确定性给企业运营带来压力。
企业管住自己的信用体系(内控体系和贸易安全),海关在前端设置繁琐的关境线上的审价环节,保障企业的供应链交付稳定。这是目前大家期盼的一种双赢的结果,特别是在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的情况下,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压力非常大,任何实质性贸易便利化都将释放出来巨大的运营空间,从而撬动隐藏的利润。
但究竟能否实现呢,目前就现阶段来说,还有非常大的难度。主要是海关与商界彼此之间的信任度还远远不够。目前出台的多项重大措施,或重大操作调整,商界几乎是一无所知,从不曾参与政策研讨,甚至在出台的试错机会都不曾保留,这样的互动关系,这样的互信程度应该在世界贸易大国中都是极其罕见的。造成目前的局面的几个困难的根本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企业自身的原因放弃沟通的窗口
海关与商界双方的关系就是典型的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逆来顺受是企业的天然的心态,企业不愿意枪打出头鸟,或者不愿意集中维权,丧失了很多不错的沟通窗口或平台,没有形成足够的势能。
当然,这一点也不能绝对而论,不少世界500强企业是比较善于利用政府事务关系,纵横捭阖,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协会、对话机会为企业谋取更多利益。
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和代理报关公司来说,因为视野局限,力量弱小,大家可能更多是接受,或不愿意出头。我们曾经有机会组织部分企业就某项政策与企业沟通,但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参与这样的活动,白白丧失了发声的机会。
二、第三方力量的缺位造成了沟通的桥梁中断
不管是协会,还是第三方机构的力量目前在我们国家的社会治理中均处于比较弱的位置,或干脆缺位。由于长期以来强势政府的存在,协会或第三方力量居于从属或依附的地位。没有充分的沟通桥梁,商界和海关之间的关系,就缺少了润滑剂。目前指望各地的报关协会能够发挥真正的桥梁作业还太难了,而第三方机构成长也是需要时间成本的。优秀的第三方机构必须有开阔的视野,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够获得商界的大力的支持。当能够聚合到足够多的企业的声音的时候,第三方力量才能发挥作用。
三、海关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应该更加明确
海关在所有的贸易关联的监管机构中,应该是办事效率比较高的,即便如此,目前海关的改革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还是模棱两可,让商界无法能够信任。很多商界的印象是现在的更像是“东一锤子,西一锤子”看不到非常清晰可信的时间安排,这样,很多比较好的制度安排,企业落实起来就会犹豫,总会觉得自己的超前投入可能造成更多的成本。所以透明公开的海关政策,对于建立这样的互信关系才会大有裨益。
贸易便利化的潮流也是任何的一个部门、企业或组织所无法阻挡,虽然有各种利益盘桓其间,相信在GDP增长需求的拖拽下也会冲破藩篱。企业和进口报关公司所需要做的是,有意识的储备高素质人才,建立好符合监管的体系,保障自己的贸易数据的安全与完整,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任何畏首畏尾,丧失的是自己的先机与主动权。
阅读过本文的朋友还看过以下报关知识文章: